今新开河畔盐坨桥一带曾有盐坨村。明代为贮存长芦盐的“皇盐厂”。清乾隆四年(1739年)《天津县志》卷九载:“皇盐厂,在天津城北,为前明堆贮贡盐之地,有官厅数间。” “上裕饷需,下应民食”,素有“贡盐”之称。
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载,“芦盐价半而色白,其盐真;淮盐价倍而色黑,其盐杂。”清人汪砢玉《古今鹾略》载,“天下产盐之省八”,以盐的质量论:“广不如浙,浙不如淮,淮不如长芦”,“而贡盐独责之长芦”。
明初长芦盐产量为2500多万斤,明末达到3600多万斤,丰财场、芦台场的芦盐被誉为“芦台玉砂”、“人间极品”、“贡盐中的上品”。
古人有诗描绘:“盐坨堆积崇如山”、“露积莹莹明照眼”、“冰山十丈高峨峨”,是非常壮观的场面。又有诗描绘芦盐:“芦台极目际平沙,利博谁伶害亦赊。土面刮来淋玉液,鏊头沸尽结银花。” “破垒烧残炊灶火,荒池漉尽水晶花。”长芦盐经过精细煎煮,“肌理如玉”,“璨如雪霜”,晶莹洁白,质地纯良。
因此在志成道立交系统及盐陀公园改造过程中注入“盐文化”元素较为契合。盐业史是天津城市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园建设过程中注入盐文化寓教于乐,丰富了公园的整体文化底蕴。
盐文化宣传片
1、减盐防控高血压-宣传动画
2、英国童话-盐
3、支持中国减盐行动宣传片
4、上海嘉定政府flash公益宣传片动画人人掌握控油控盐设计课件制作公司商业企业电视广告